3WIN

美国取消小额豁免政策!中小卖家的转型之路在哪里?

2025年2月4日,美国在多边贸易关系变化等国际形势下做出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调整。这一政策落地,不仅让Temu、Shein等平台连夜修改定价策略,更让数百万跨境小包物流企业陷入“关税、物流清关成本攀升”的困境。

政策取消背景

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发明显。为了保护相关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美国频繁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取消小额豁免政策,正是其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政策调整,美国试图限制部分外国商品的进入,为本国产业提供更多的保护,以维护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政策变更内容

旧政策: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成就了“9.9美元全球包邮”神话

新政策:新政实施后中国出口至美国小额包裹需缴纳基础关税平均约20% ,再加征10%新关税,综合税率达25%~30%。同时,海关还加强了对新政策的执行监督。

影响深远:成本与模式变革

关税成本飙升

新政实施后,关税成本大幅上升。例如,Temu客单价40美元的包裹,关税成本增加了7.8美元,加上海关操作费,成本压力显著增加。不同品类的关税涨幅也各不相同,一些热门跨境小包货物品类涨幅较大,让相关行业叫苦连天。

低价策略冲击

在过去,Temu、SHEIN、速买通这类平台借助全托管业务,以低价策略构筑起显著优势。然而当下,这一优势已不复存在。随着成本不断攀升,不少长尾 SKU 丧失了盈利空间,正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困境。从这次新政来看,最大受益者当属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电商平台。

供应链模式调整

卖家们为了分摊关税成本,提升物流时效,纷纷转向海外仓。但要实现这一转型也并不轻松:海外仓选址布局困难重重,不仅面临库存管理、资金周转管理的巨大需求,还要应对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差异,仓储成本较高。

转口贸易成为重要策略

尽管海外仓模式为卖家提供了一种应对关税和物流挑战的思路,但其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也促使卖家不得不探索其他可行的策略:如通过东南亚国家转口贸易可以成为重要的应对策略。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亦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并非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展开,而是经由第三国转手完成的贸易活动。这种模式在2024年已被广泛用于钢铁、陶瓷和新能源产品领域,部分企业通过此方式成功将关税成本降低50%以上。

东南亚供应链布局优势

地理与成本优势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这使得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供应链整合也更加灵活高效。以越南和柬埔寨为例,其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60%,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成本优势,使其成为加工环节的理想选择。

贸易协定红利

部分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新加坡)或参与区域协定(如CPTPP),能够享受低关税或零关税待遇。这一政策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贸易环境,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供应链弹性优势

通过将部分生产环节分散至东南亚,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例如,中国光伏企业将电池片生产转移至越南,不仅优化了生产布局,还成功规避了美国对中国直接进口的贸易限制,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转口贸易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多语言沟通障碍也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难题,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语言和方言,例如美国英语和东南亚英语在发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美国英语更注重直接和简洁地表达,而东南亚英语则受到本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3WIN AI,您的智能聊天机器人,为中小卖家提供一站式跨境电商AI解决方案,通过强大的AI加人工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出海时面临的24小时自动回复、多语种翻译、智能质检、AI训练营等服务,减少因语言不匹配导致处理客户投诉的时间显著延长、售后服务困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及客户满意度,提升运营及客服工作效率,促进成交率,减少投诉、退货及拒付率。

3分钟

为网站deepseek机器人

推荐阅读